新入手的冷熱沖擊試驗箱,是保障產品質量、檢測其溫度耐受性能的得力助手。然而,若想讓它準確地完成使命,正確的使用方法不可少。本文將為您全面梳理從設備就位到試驗結束后的全流程操作要點,助您迅速上手,充分發(fā)揮設備效能。
一、設備就位與檢查
1.選擇安裝位置:冷熱沖擊試驗箱應放置在通風良好、干燥且平坦的地方。避免安裝在潮濕、多塵或有腐蝕性氣體的環(huán)境中,遠離大型電機、變壓器等強電磁干擾源。同時,設備周圍要預留足夠空間,方便操作與維護,一般四周至少留出 60 - 80 厘米。
2.外觀與部件檢查:設備就位后,仔細檢查外觀是否有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傷,如外殼變形、漆面刮擦等。打開箱門,檢查內部結構,包括樣品架是否牢固,制冷、制熱系統(tǒng)的管道連接是否緊密,各電器元件、線路是否有松動或損壞跡象。
二、電源與水源連接(若需用水)
1.電源連接:根據設備銘牌標識,連接匹配的電源。確保電源電壓、頻率與設備要求一致,通常電壓波動范圍應在額定電壓的 ±10% 以內。使用帶有接地保護的電源插座,保證接地良好,防止觸電危險。連接好電源后,檢查設備控制面板上的電源指示燈是否正常亮起。
2.水源連接(部分型號):如果冷熱沖擊試驗箱具備濕度控制功能或需要用水進行冷卻等,需連接符合要求的水源。一般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防止水中雜質堵塞水路。連接水源管道時,要確保密封良好,無漏水現(xiàn)象。打開水源閥門,檢查水路是否暢通,水位控制系統(tǒng)是否正常工作。
三、參數(shù)設置
1.溫度參數(shù):進入設備的參數(shù)設置界面,設定高溫沖擊溫度、低溫沖擊溫度。依據產品測試要求,合理選擇溫度值,一般高溫可設置在 100℃ - 150℃,低溫可設置在 - 40℃ - - 60℃。同時,設置溫度轉換時間,即從高溫到低溫或低溫到高溫的轉換時長,常見設置在 3 - 5 分鐘。
2.沖擊時間與循環(huán)次數(shù):確定產品在高溫和低溫環(huán)境下的保持時間,也就是沖擊時間。這需根據產品特性和測試標準而定,一般為 30 - 60 分鐘。此外,設定試驗的循環(huán)次數(shù),例如進行 10 - 20 次循環(huán),以模擬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經歷的多次溫度變化。
四、樣品準備與放置
1.樣品預處理:對待測試樣品進行清潔,去除表面的灰塵、油污等雜質,以免影響測試結果。對于電子類產品,確保其處于斷電狀態(tài),并進行必要的絕緣保護。如果樣品有特殊要求,如需要固定在特定夾具上,提前做好準備。
2.樣品放置:將預處理好的樣品平穩(wěn)放置在試驗箱內的樣品架上。注意樣品之間要保持適當間距,避免相互遮擋,影響空氣流通和溫度均勻性。同時,確保樣品不會阻礙出風口和回風口,以維持箱內良好的溫度循環(huán)。
五、試驗運行
1.啟動試驗:完成上述步驟后,關閉箱門,再次確認各項參數(shù)設置無誤。按下啟動按鈕,試驗箱開始運行,制冷和制熱系統(tǒng)啟動,按照設定的參數(shù)進行溫度沖擊試驗。
2.運行監(jiān)控:試驗過程中,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,應密切觀察設備運行狀態(tài)。通過控制面板實時查看溫度、時間等參數(shù)是否正常,觀察箱內溫度變化是否符合設定曲線。同時,留意設備是否有異常聲音、氣味或其他異?,F(xiàn)象。若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立即停止試驗,排查原因。
六、試驗結束與后續(xù)處理
1.試驗結束操作:當試驗達到設定的循環(huán)次數(shù)或時間后,設備自動停止運行。等待設備內部溫度恢復到接近常溫后,打開箱門,取出樣品。
2.樣品檢測與記錄:對取出的樣品進行全面檢測,如外觀檢查是否有變形、開裂等,對于電子類產品進行電氣性能測試。詳細記錄試驗結果,包括樣品在試驗前后的狀態(tài)變化、各項性能指標數(shù)據等。
3.設備清理與維護:試驗結束后,清理試驗箱內部,去除可能殘留的雜質。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,如清潔冷凝器、蒸發(fā)器,檢查制冷系統(tǒng)的壓力,查看電器元件連接是否牢固等,確保設備下次能正常運行。
新購冷熱沖擊試驗箱的正確使用,需嚴格按照上述步驟操作。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關乎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設備的穩(wěn)定性,希望這份指南能幫助您順利開展試驗。